close

影像

「艋舺123事」融入式教學美術、工藝作品展,歡迎大小朋友一同欣賞

暑假已經過了一半,還沒想到去哪玩嗎?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自8月11日起至10月13日,與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共同舉辦「艋舺123事」融入式教學美術、工藝作品展,包括紙黏土模型屋、蠟筆畫創作、創意金工飾品展,歡迎大小朋友一同前往體驗,來趟艋舺在地生活美學之旅,讓您的暑假過的充實又好玩。
  展覽包括16棟剝皮寮街屋的紙黏土創作、16幅蠟筆畫創作,以及金工手工藝創作,這些都是萬華社區大學三個手工藝班創作的學員,經過三個多月對於艋舺、剝皮寮在地觀察,和透過融入式教學行動研究,將剝皮寮以及其他萬華在地特色像是街屋、日式建築立面、茶店文化、鳥街、華江雁鴨公園等,融入至課程,並將關懷在地的心與想法化為具體行動,表現在畫作與工藝作品中,希望藉由作品,讓更多人接觸、了解萬華、關心在地議題。
  現場展示長達四公尺的紙黏土塑造之剝皮寮老街建築特色之模型,並將學員心中的創意好店構想注入,以日本輕紙黏土、壓克力顏料、珍珠板,作成街屋模型、人形公仔和精緻小物,重現老街舊時的商業盛況。其中包括柑仔店、煤炭店、三輪車伕等,原本在地的店家模型,這些模型小巧玲瓏、栩栩如生,讓參觀者彷彿走進歷史時空,看到了剝皮寮老街特殊的「兩面店」形式,深具空間活化的歷史意義。更難能可貴的是透過小型磁鐵,以傳統建築「榫接」的製作方式,讓每片屋頂都能掀開,讓民眾看到房子內的家具形式。
  現場還展示16幅蠟筆畫,這是學員將自身對於過去剝皮寮的茶店文化的感覺與想法,以傳統的茶點為素材,例如花生、瓜子、糕餅等,藉由手中的蠟筆天馬行空地自由發揮的創作。同時,金工班的學員利用建築的雕飾與紋路作為創作的題材,製作出令人驚艷的書籤、別針、與髮飾等生活上的用品。
  本次活動還與與「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」合作,共同推動「社區大學融入式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」,此計劃是一透過持續行動、對話、反思與修正的過程,扣連著行動者(包括教學者、學習者和社區居民)主觀經驗、學術領域客觀知能、社區或社會或自然環境實體的課程設計,可激發成人學習者更高的學習動機,提升學習者內化、建構或反思個人主觀經驗、學術領域客觀知能和社區實體內涵,及其相互間動態關係的學習成果;培養教學者「行動中反思」的價值觀與能力,與學習者一同於融入式課程進行過程中,反思、修正個人主觀經驗、學術領域客觀知能和社區實體內涵,及其相互間動態關係。
 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0月13日止,上午9點至下午5點,地點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(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),周一與國定假日休館,聯絡電話:2336-1704林先生,歡迎民眾踴躍參觀。 


以上,引用自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。


我也有參與展出噢~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鄉土教育 黏土 作品展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ffcottonc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